《丰子恺:写给大家的简明艺术启蒙》(套装共5册)

  一套有人情味的艺术启蒙之书!  五十年间说慈悲,三十四讲谈大美。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艺术大家丰子恺先生,这次以返璞归真之心,讲述四种融汇中西的艺术故事!  作者简介:丰子恺(1898-1975),浙江桐乡人,现代画家、文学家、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。  一、《音乐入门:丰子恺音乐五讲》  音乐有哪些种类?音乐入门要经历哪三个阶段?如何认识乐谱?如何练习唱歌?如何演奏钢琴、小提琴、口琴等几种常见乐器?西

应用介绍(注:本站支持平板、电脑端下载,暂不支持手机端下载)

  一套有人情味的艺术启蒙之书!
  五十年间说慈悲,三十四讲谈大美。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艺术大家丰子恺先生,这次以返璞归真之心,讲述四种融汇中西的艺术故事!

  作者简介:丰子恺(1898-1975),浙江桐乡人,现代画家、文学家、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。

  一、《音乐入门:丰子恺音乐五讲》
  音乐有哪些种类?音乐入门要经历哪三个阶段?如何认识乐谱?如何练习唱歌?如何演奏钢琴、小提琴、口琴等几种常见乐器?西方音乐是沿怎样的道路发展至今的……在本书的五堂音乐入门课里,丰子恺先生将针对这些问题,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解一一作答,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。

  二、《认识绘画:丰子恺绘画十六讲》
  正如钱锺书先生在《围城》中所言,“教授成为名教授,有两个阶段:第一,讲义当著作;第二,著作当讲义”,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。从1919年到1943年,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、浙江上虞春晖中学、上海艺术大学、重庆国立艺专、浙江大学,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、知名画家,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——《西洋美术史》(开明书店:1928)、《绘画与文学》(开明书店:1934年)、《西洋建筑讲话》(开明书店:1935)、《艺术丛话》(上海良友:1935年)、《艺术漫谈》(上海人间书屋:1936年)、《艺术修养的基础》(桂林文化供应社:1941年)——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。
  为什么学习绘画都要从素描开始?
  为什么基本的绘画练习总要以人体石膏像为对象?
  如何判断一幅画的优劣,画得越像就越好吗?
  为什么说西方美术靠努力就可以,中国美术却全凭天赋?
  作为艺术大家,这一次丰子恺先生要回溯到启蒙阶段,讲讲如何向绘画这门艺术跨出第一步。他不仅介绍了形体、色彩、构图、工具等绘画入门的基础知识,还从宏观角度讲解了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欣赏绘画艺术,为读者培养艺术素养打下坚实基础。
  《认识绘画》选入绘画类文章十六篇,选自丰子恺先生的四部艺术论著——《绘画与文学》(开明书店:1934年)、《艺术丛话》(上海良友:1935年)、《艺术漫谈》(上海人间书屋:1936年)、《艺术修养的基础》(桂林文化供应社:1941年)。
  新添图片百余幅,以便于读者更好地认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艺术世界。

  三、《认识建筑:丰子恺建筑六讲》
  正如钱锺书先生在《围城》中所言,“教授成为名教授,有两个阶段:第一,讲义当著作;第二,著作当讲义”,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。从1919年到1943年,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、浙江上虞春晖中学、上海艺术大学、重庆国立艺专、浙江大学,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、知名画家,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——《西洋美术史》(开明书店:1928)、《绘画与文学》(开明书店:1934年)、《西洋建筑讲话》(开明书店:1935)、《艺术丛话》(上海良友:1935年)、《艺术漫谈》(上海人间书屋:1936年)、《艺术修养的基础》(桂林文化供应社:1941年)——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。
  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费巨大心力来建造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?
  为什么希腊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沟?
  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?
  为什么现代建筑越建越高,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?
 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,伟大的建筑,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,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,而回顾生命的本源。
  这一次,丰子恺先生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,将建筑的发展与经济、政治、宗教、文化的发展关系细细分析,娓娓道来。从中,我们可以领悟古今建筑艺术的魅力,更能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,所以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。
  本书在《西洋建筑讲话》(开明书店:1935)的基础上编辑而成,新版增添图片百余幅,更好地展现了丰子恺眼中的“建筑世界”。

  四、《美的情绪:西洋画派十二讲》
  正如钱锺书先生在《围城》中所言,“教授成为名教授,有两个阶段:第一,讲义当著作;第二,著作当讲义”,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。从1919年到1943年,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、浙江上虞春晖中学、上海艺术大学、重庆国立艺专、浙江大学,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、知名画家,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——《西洋美术史》(开明书店:1928)、《绘画与文学》(开明书店:1934年)、《西洋建筑讲话》(开明书店:1935)、《艺术丛话》(上海良友:1935年)、《艺术漫谈》(上海人间书屋:1936年)、《艺术修养的基础》(桂林文化供应社:1941年)——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。
  顺着艺术的潮流,丰子恺先生系统地整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递变的步骤。这其中有润物无声的缓步更迭,也有长久蓄势后的颠覆性爆发,但无论何种变化,艺术始终是一个时代人们人生观、自然观、世界观的表现。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眼中,研究绘画的流派,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。
  《美的情绪》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作品《西洋美术史》外一种“西洋画派十二讲”。单行本新增图片百余幅,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眼中的“西洋画派”。

  五、《慈悲的滋味》
  浮躁时代,唯有寂静调柔的心让人真正信服。
  民国社会,贫穷、战乱、社会运动……在残酷现实面前,个人如何调柔自己的内心?丰子恺先生将生活中的不堪剔除,把心中笃定的情怀付诸喜欢的事情中,七十余载笔耕不辍,在文学、绘画、音乐、建筑方面硕果累累,终成一代艺术大师。
  《慈悲的滋味》精选丰子恺散文58篇、画作59幅,从“人间世”“山水间”“众生相”三个面向,充分展现了一代艺术大师既洒脱又悲悯的人生情味。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,“他的画里有诗意,有谐趣,有悲天悯人的意味;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,有时使你置身尘世,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,肃然起敬”。
  本书还改变了很多人对丰子恺的传统印象,“人家只晓得丰先生的漫画入神,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,灵达处远出他的漫画之上”。
  丰子恺,画家、散文家,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。他师从弘一法师,文章里总带着一丝禅意,他所向往的是散文《东京某晚的事》中所写“天下如一家,人们如家族,互相亲爱,互相帮助,共乐其生活”的理想世界。常从平凡的人与物入手,不知不觉中写出深刻的人生哲理,或暗示现实社会种种较为深刻的问题。他的散文多次被选入学生教材,作语文教育典范。漫画幽默风趣,流传广泛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朱自清、郁达夫、巴金、叶圣陶、林清玄,对其文章和漫画均赞誉有加。著有《缘缘堂随笔》《丰子恺书法》《丰子恺儿童漫画集》《护生画集》等作品。


点赞(1) 打赏

立即下载

温馨提示! 你需要支付 ¥9.90 元后才可以下载。本站支持电脑、平板端手机扫码支付或电脑支付下载,暂不支持手机端下载。

相关下载

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