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作者:佚名 来源于:中华古诗词网
王亲贤
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的传说。相传在上古大洪水时期,禹汲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,改堵塞为疏导;为了治理洪水,他在外奋战十三年,三过家门而不入,耗尽心力,制服洪水,划定九州,立下了大功。
《尚书·禹贡》反映了大禹治水的传说。《禹贡》开篇就说:“禹别九州,随山浚川,任土作贡。”“禹敷土,随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”《禹贡》的内容包括九州、导山、导水、五服四个部分。“九州”部分,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,分别说明各州疆域、山川、土壤、植被、物产、民族等内容。据说大禹的足迹到达过荆州,《禹贡》记载:“荆及衡阳惟荆州。江、汉朝宗于海,九江孔殷,沱、潜既道,云土、梦作乂。厥土惟涂泥, 厥田惟下中,厥赋上下。厥贡羽、毛、齿、革惟金三品,杶、榦、栝、柏,砺、砥、砮、丹,惟菌 簵、楛。三邦底贡厥名,包匦菁茅,厥篚玄纁玑组,九江纳锡大龟。浮于江、沱、潜、汉,逾于洛,至于南河。”“导山”部分将全国的山脉分为四列,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、分布特点和治理情况,其中第四列是:“岷山之阳,至于衡山,过九江,至于敷浅原。”“导水”部分依次叙述弱、黑、河、江、汉、济、淮、渭、洛九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、源流、分布特征及疏导情况,导江水:“岷山导江,东别为沱,又东至于澧;过九江,至于东陵,东迤北,会于汇;东为中江,入于海。”
《禹贡》所说“九江”,是在荆州疆域,并非后世的江西九江(古属扬州)。通常以沅、渐、元、辰、叙、酉、澧、资、湘九水皆入洞庭,称为九江,所以一般解释为离鄂南不远的洞庭湖。也有以九为多,表示很多条河的意思。至于“敷浅原”今在何地,在历来说法很多,一说在今江西德安县,一说即今江西庐山,一说指庐山前平原,一说是安徽大别山脉的尾闾。以上说法的立论前提,都是把“九江”理解为江西九江,这里古属扬州,而《禹贡》明确记载“九江”在荆州。以上诸说,皆无可信依据,所以迄难定论。
还有一种说法,“敷浅原”是咸宁境内的云溪山。北宋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一百一十二:“云溪山,在(崇阳)县西二百二十里,山之峻峭,中有清流界道如带。《尚书》云‘至于敷浅原’,即此处也。”《太平寰宇记》成书于通城建县之前,熙宁五年(1072)通城建县后,云溪山位于通城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六十六:“云溪山,在通城南四十里,山有溪,上多云气。”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,有南宋罗泌、明杨慎、陈士元等人。罗泌《路史》卷四十七“敷浅原”条说:“敷浅原,盖江、鄂之间。……今崇阳之西二百二十(里)有云溪山,峭峻,清流界道如带,即所谓敷浅原也,非博阳山。”杨慎基本沿袭了罗泌的观点(《升庵经说》卷三)。陈士元《江汉丛谈》卷二“三楚”条说:
《山海经》云:洞庭之山在九江中。而张茂先《博物志》以君山为洞庭山,故张勃《吴录》云:岳之洞庭,荆之九江也。若谓浔阳,则在扬州境,岂荆州域哉?郦善长《水经注》云:九江在长沙下隽西北。今岳州巴陵,即汉之下隽地,洞庭在其西北,则荆之九江为洞庭明甚,其敷浅原当在岳、鄂之间。蔡仲黙注云:即江州德安县博阳山,误矣!岂亦又惑于浔阳九江之说乎?罗长源以敷浅原在崇阳县西二百里,至今山下近村以敷里、敷外为名,杨用修《卮言》采其说,亦度其疆里可信耳。
陈士元认为,敷浅原应该在岳鄂之间,蔡沉说敷浅原是江西德安博阳山,是错把浔阳九江当成《禹贡》九江所致;罗泌、杨慎认为是崇阳云溪山,从地理方位和路线上说更为可信。
乐史、罗泌等人认为敷浅原是崇阳县西的云溪山,不是单从地理方位和路线出发的猜测,而是有其现实依据的。同治《通城县志》卷三:“云溪山……有钟岩、鼓石、棋盘寨、普化寺、东灵山诸胜。”通城县南地名有“望湖洞”,《通城县地名志》记载:“望湖洞,片村名,位于荻田东北2.5公里,面积约1平方公里,含7村800人。此地是高山盆地。传说古时一位贞妇因丈夫外出多年,每日傍晚到山坳盼夫回;又说古时塘湖是湖泊,她丈夫天天到湖里捕鱼,每到日影西斜,她就到山坳遥望或迎接丈夫回。”可见这里也有望夫山传说。“望夫”也好,“望湖”也好,都是后世民间的解释,其本名很有可能是“望辅”。辅山是黄龙山的古名。据同治《义宁州志》说:“黄龙山古名辅山,见《豫章记》《幽明录》。”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艾县辅山有温冷二泉,同出一山之足。”雷次宗《豫章记》:“辅山下有二泉,其一常温。”(唐人托名雷次宗之《豫章古今记》以辅山即庐山,系出道家,言不足征。)今隽水流域“湖”“夫”“敷”“辅”同音。幕阜山位于通城县南湘鄂赣三省交界处,左黄龙,右凤凰,三山连属,一体两翼。《水经注》说:“(隽)水出下隽县西三山溪。”当时下隽县治已经移到崇阳境内,“三山溪”当指此三山之溪,皆为隽水之源。敷浅水是可能的。隽水的“隽”字,《唐韵》徂兖切,《集韵》子兖切,今通城、崇阳读若“溅”,与“浅”通。“原”为“源”之古字,今隽水流域多有含原的地名,如“石龙原”“金竹原”“三山原”“菖蒲原”等。所以,说敷浅原即“辅隽源”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后世文献中,有大禹治水登幕阜山的记载。北宋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说:“幕阜山洞天,天宝中改名昌江山。《幕阜山记》曰:山有石壁刻铭,上言禹治水登此山。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,周五百里,二十四气福德之乡。洪水之灾,居其上可以度世。”同治《义宁州志》卷三十六《金石》记载:“幕阜山禹王碑,晋葛洪《幕阜山记》云:山有石壁刻铭,上言禹治水登此山。毕秋帆《金石遗编》云:禹碑在葛仙翁石室之上,其刻铭曰:‘帝曰:吁!汝民艰哉!薮乃蛇龙。咨尔童律,往西往东。天维即止,奠钦厥功。’馀数十字不可识。”
毕沅所录铭文,不知源自何处,应该不是他的伪造。南朝宋徐灵期《南岳记》说:“夏禹导山通渎,刻石名山之巅。”晋罗含《湘中记》:“岣嵝山(衡山)有玉牒,禹按其文以治水,上有禹碑。”《水经注·庐山水》:“昔禹治洪水至此(庐山),刻石记功。”清李元度《游天岳山记》中说:“山有禹篆,其文曰:大禹治水至此。”既然衡山、庐山均有禹碑,幕阜山有禹碑也不奇怪。
幕阜山又名天岳。同治《平江县志》卷五十一《艺文志一》载:“《楚陵述略》谓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,其下有皇坛,乃伏羲氏之陵。”《楚陵述略》系清人张瓒昭所撰,伏羲氏之陵渺不可考,幕阜山有伏羲祭坛却是事实。东晋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二,讲述了大禹开凿龙门时遇见伏羲的传说:“禹凿龙关之山,亦谓之龙门,至一空岩,深数十里,……见一神,蛇身人面,禹因与语。神即示禹八卦之图,列于金板之上。又有八神侍侧。禹曰:‘华胥生圣子,是汝耶?’答曰:‘华胥是九河神女,以生余也。’乃探玉简授禹,长一尺二寸,以合十二时之数,使度量天地。禹即执持此简,以平定水土。蛇身之神,即羲皇也。”羲皇即伏羲氏,是苗人崇奉的祖先,而掌管九河的神女华胥氏则是其生母。大禹后来手持伏羲所赐的玉简平定了洪水。这个传说反映出,大禹曾借助伏羲的名望成就功业,那么,大禹治水越过洞庭湖、登上幕阜山去祭拜伏羲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从现实可能性分析,在当时人力物力条件下,大禹不可能完成那样庞大的治水工程。所谓导山导水,应该是以治水为名征讨四方的军事行动,包括征伐三苗。大禹平定三苗后,着手治理南方,必然会礼拜先王,借重三苗祖先伏羲来抬高自己地位,从而影响新近征服的苗民,这也在情理之中。
寂寂虞巡远,茫茫禹迹存。夏王朝的国力到达江汉地区,已有考古学的物证。在湖北境内,发现了一批夏王朝时期即二里头文化遗存,如宜都石板巷子、宜昌白庙子、郧县大寺、钟祥六合、天门肖家屋、随州西花园、江陵荆南寺等。尤其令人注意的是,在黄陂盘龙城遗址中也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迹。至于夏文化的影响是否到达江南的咸宁地区,目前尚无文物佐证。但禹征三苗时,不排除部分三苗被迫跨过大江继续南逃,随后紧追的部分华夏族人进入长江以南,开始与南蛮民族的融合,因而对远古的咸宁产生文化影响。
(作者系咸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)
上一篇: 陈嘉庚在厦门
下一篇: 司马懿名言为何可以千古流传
标签:
【相关文章】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