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
作者:佚名 来源于:天赋教育前沿
“15岁觉得游泳难,放弃游泳,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,你只好说我不会。18岁觉得英文难,放弃英文,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,你只好说我不会。人生前期越嫌麻烦,越懒得学,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,错过新风景。”
请大家先思考这样3个问题:
第一,你有没有被人说过,不是做什么什么的料儿?
第二,你有没有自己觉得,不是某某块料儿的时候?
第三,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,不是某某块料儿?
某某块料儿,可以是任何料儿:学习某学科的料,数学、语文、英语;学艺术的料,绘画、雕塑、音乐;搞体育的料,跑步、游泳、体操……
当父母说出这种话,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呢?
很多人都认为,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,取决于孩子的智商。
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诉你,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,往往是由父母的负面语言造成的。
如果你迷信各种神奇的、大补知识的超纲课,一边期待孩子今后学业有成,一边又因为孩子跟不上难度、不会做题而批评孩子:脑子慢、不是这块料,这可能对孩子造成灾难性打击——不仅仅影响学业,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和幸福。
你相信吗?
从脑科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,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学习中,给孩子做了“他不擅长某个领域”的定论,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
“这个孩子不是学这个的料儿”
解决的钥匙:破除大脑固化论,我们的大脑是可变的,学习可以促进神经重塑。
当我们说“这个孩子不是学这个的料儿”的时候,我们是在说什么?
我们是在用固有思维来评判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,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没有那么“聪明”,接受某项知识没有那么快,在某个科目总是犯错等等,我们会用经验做出判断:这个孩子或许在这方面没有天分,他不适合这个学科/领域,所以就出现了他不是“学数学的那块料儿”“学英语的那块料儿”“学艺术的那块料儿”……
这种有关学习潜能的负面信息,有的孩子会被直接告知,有些孩子会被间接传达,比如经常产生的挫败感或是来自家长的抱怨等等,这种负面认知一旦根深蒂固,孩子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焦虑。
对学科产生焦虑的后果是,一碰到这门学科,大脑中的恐惧中枢就被激活,问题解决中枢的活动就会减少,就会变得更加不擅长这门学科。
我们应该打破这种固有观念,打破大脑固化论,没有什么所谓的天赋,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,大脑的神经通路就会生成、增强或连接。
不能给孩子贴标签,不能降低对孩子的期望。大脑最重要的特质是具有适应性以及改变和生长的潜能。
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促进神经重塑,研究人员发现,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会有三种生长方式:
第一,生成新的神经通路,新生的通路细小而脆弱,但随着学习的深入,会变得越发强壮;
第二,原本毫不连接的两个通路会形成新连接;
第三,现有的神经通路会增强。
谁也不是天生就具有学习某门学科的大脑,每个人在通过学习来开发所需要的大脑神经通路。
给孩子贴上“不擅长”“不聪明”的标签是有害的,还有一种我们会忽略的标签“聪明”“天才”也是有害的。
比如被贴上了“天才”标签的孩子,他们往往感觉自己拥有天赋,一旦学习吃力,就会认为自己天赋耗尽,他们会想办法隐藏自己,不露出任何学习吃力的样子,否则会害怕被认为没有天赋。
这种标签同样是“大脑固化论”的体现,没有人的大脑是固定不变的。即使人们公认的天才——爱因斯坦、莫扎特、牛顿,也不是天才,他们的成功也都源自超常的勤奋和努力。
我们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:大家都在成长的道路上,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,不管是所谓天赋还是缺陷。
划重点:不要给孩子的学习能力设限,没有人不适合数学、科学、艺术、英语等任何学科。要知道神经学和医学都证明:大脑是处于持续的生长和变化之中的。
给大脑设限只会让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早早放弃,我们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观念,用正确的方法,激发孩子的大脑及学习的潜能。
“这个孩子总是做错题,学起来太吃力”
解决的钥匙:学习吃力正是大脑生长的过程,犯错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。
在应试体制下,我们都在追求做对题、少犯错甚至不犯错,因为犯错就会被扣分,甚至会受到责罚。
所以,大多数孩子对犯错会有负面反应,会产生自责、难过,其实不仅是孩子,我们成年人在职场中、生活中也都被这样的观念束缚——“必须永远正确,不犯任何错误”。
但是,科学家却用研究告诉我们:犯错才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。这是怎么一回事?
人们每次犯错,大脑神经元突触都会被激活,表明大脑在生长。神经学家们做了一项研究,让参与者做题,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控参与者的大脑活动,然后观察参与者答对和答错题时大脑扫描的结果。
他们发现,大脑在答错题时比答对时更为活跃,表明神经通路得到了增强和生长。神经科学家们都认为,犯错有助于增强大脑神经通路。
掌握这一点对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,至关重要。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孩子做题答题的正确率,我们通常的做法是,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同类型的缺乏挑战性的习题,孩子做对大多数习题,他们就会受到激励,但是问题在于,做对习题,并不利于训练大脑。
大脑要获得成长,孩子必须做有挑战性的习题,做那些处于其理解力边缘的习题。同时,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鼓励犯错、看重犯错价值的学习氛围。让孩子不怕犯错,鼓励犯错,他们面对挑战和难题时才不会感到畏惧。
在他们不畏惧犯错、努力解决处于他们理解力边缘的难题的时候,他们会不断犯错、纠错,继续努力和犯错,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动自己去突破难题,会加速提升自己的理解力,大脑的活跃度会非常高,神经通路的发展也会特别迅速。
比如,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会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,或者是“延伸”孩子的答案,甚至是故意“曲解”,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的独立思考,逼迫他们挑战自己的理解力,深入思考。
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总是犯错或者学习吃力,就说明孩子学得不够好,其实可以换个角度看待,建立高效神经回路的最佳方式,是“激活它,犯错,再激活”。犯错和努力纠错恰恰是帮助孩子知识掌握更进一步或提升能力。
爱因斯坦就是容许自己犯错,拥有高效学习法的人,他说过:从未犯错的人,肯定也从未尝试新的东西。
不是因为我聪明,我只是和问题相处的时间更久。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,我只是拥有激情和好奇心。机会蕴藏在困难之中。
划重点:学习过程中,愿意直面困难、愿意犯错,可以促进神经通路连接,从而促进和提高学习。
神经学和高成就人士行为研究均表明,犯错和吃苦具有积极的作用。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难,鼓励犯错,引导纠错,打造对错误包容的氛围。
上一篇: 发现孩子的天赋后我们可以怎么做?
下一篇: 大量的练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果?学习真相:多维度的学习方式,才能解锁潜能
标签:
【相关文章】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